互聯網新地標、智慧建造高科技。近日,“建證幸?!痹崎_放活動來到中建八局一公司小米智慧園區項目,通過中國網埃及記者的視角,為大家展示了5G技術和傳統智慧工地碰撞出的奇妙火花。
小米智慧產業園區項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區,緊鄰中關村、中關村科技園,是銜接海淀、昌平兩大科創板塊的重要樞紐??偨ㄖ娣e23.09萬平米,采用產業+的開發模式,包含4棟住宅樓、3棟辦公樓及附屬配套樓,最高建筑高度80米,建成后將成為小米公司重要的研發基地和人才基地,項目已于今年9月23日完成主體結構封頂。
相比于4G網絡,5G網絡的運行速度大概是4G網絡的5倍左右。在項目門口設置的5G微基站,能夠根據建筑的高度不斷調整5G信號的覆蓋角度,通過天線發送5G信號,實現作業面全覆蓋。
“要讓我說中國基建,最大的特點就是“快”,我記得在我的祖國埃及,很多中國建筑的公司蓋樓的速度和質量都非常贊,是如何達到的這樣的效果?”埃及記者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。
“5G支持搭載40路的1080P高清視頻,我們在工地的塔吊上安裝了高清攝像頭,可以實現整個工地全方位立體化的可視化管理”,在項目員工張帆的講解下,可以看到顯示屏上清晰展現了項目的局部細節或者全貌,塔吊上方安裝的攝像頭可以捕捉到任何一種不符合進場規范的行為,為安全“護航”。
通過顯示屏可以清晰的看到項目的建設細節和全貌,攝像頭距離地面100米,連車牌號都可以一目了然。通過這些高清攝像頭,能夠在后臺對項目全方位監控,對細節進行針對性把控,保障項目安全運行。
“項目的AR安全帽除了基礎的防護功能,還有科技功能。帽子前面配有攝像頭,佩戴者看到的畫面會通過它實時傳輸到后臺;安全帽的對講、拍照、錄像功能,方便交流與存檔;帽子右側的緊急求助按鈕,只要按下就會實時自動報警,另一個照明按鈕,保證夜間施工不受限”,技術工程師孫志發介紹說。
有了這個安全帽,現場作業人員及管理人員即使與場外的專家相隔甚遠,也能進行通話和交流。AR技術的運用對現場施工環境進行預演,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的發生。
“現場這么大的工地,有這么多人,你們如何定位每一個人的位置”?埃及記者對項目人員發出了疑問。
項目團隊通過一張神秘的“卡片”,解決了這一棘手問題。工牌內有一張芯片,通過樓宇內部部署的定位系統,后臺就能夠定位員工的位置。當在工地內走動時,后臺每3秒便會記錄一次位置,最終形成一張點位的分布圖。有助于管理人員,隨時查看人員位置,并為事故中實施救援提供便捷。
小米智慧產業園區項目擁有全國首個智慧工地5G商用專屬網絡, 也是建筑工地首次采用5G微基站,實現了地下室網絡覆蓋。項目通過開通5G專屬網絡,運用一通多能四驅動的架構,結合AI、VR、BIM、大視頻等技術,總結創新了“十大應用”,實現5G智慧工地技術的再升級。是項目管理平臺建設、加強精細化管控的新實踐,為持續助力智慧建造提供核心驅動的“新引擎”。(中建八局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