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0日下午2點,備受關注的漢中漢文化博覽園項目舉行了“建證幸?!痹崎_放日活動。中建七局員工張海琦帶領觀眾,從線上近距離走進這片漢文化的殿堂,多角度、全方位展示項目全貌及其背后的建設故事。
中建七局漢文化博覽園項目,總用地面積為15.38萬平米,總建設面積11.88萬平方米,共分為四大區域單體工程,包括漢文化博物館、城市展覽館、漢樂府、以及園區綠化水系,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漢語大會、世界漢學大會和世界漢文化大會的永久會址。
項目建筑裝飾經理常清介紹道,為了完美呈現建筑內飾中的漢文化元素,項目打造了24個樣板段,對每一個部位、角度、環節都精雕細準、毫厘必較,結合BIM技術的VR虛擬展示驗證裝飾造型的比例關系、空間效果等,將漢代大拙至美的建筑風格完整展現。
項目工程師王遠磊介紹道,漢文化大會堂是國內拱頂跨度最大的單體仿古宮殿類建筑,拱頂網架位于結構中心,四周是消防環廊和輔助用房,常規吊裝作業無法實施。為解決技術難題,項目團隊最終創新采用數字監控分步頂升技術進行安裝,建立三維模型、確定12個受力平衡點,每個受力點下設置液壓頂升設備,像12只手將網架托舉到設計位置,順利攻克技術難關。
項目土建生產經理劉技行介紹道,為最大程度還原古建筑木材的質感和觀感,項目團隊運用了4D蝕刻仿木紋鋁板幕墻集成技術,石材表面采用自然面石材,企口式安裝,上下左右承插,幾十萬條分格縫全部做到了橫平豎直一條線,最終到達石材自然堆砌效果的完美呈現。
項目工程師張水龍介紹道,漢文化大會堂中的先祖堂高度46米、跨度45米,為解決大空間、大跨度結構施工難題,項目自主研發了超大空間混凝土結構網架平臺模板支撐體系,使用過程中,連續進行撓度監測,保障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。此外,網架平臺兼具裝飾安裝功能,經濟適用,利用率高。
據悉,本次中建七局漢文化博覽園云開放日活動在中國建筑央視頻、快手、抖音等平臺同步直播,累計觀看人次超10000人。(中建七局供稿)